7月9-11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行动”)2019全国育人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校领导参加了论坛。来自我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和教科研机构以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和山东省潍坊市宝通街小学等学校,以及台湾地区等地的近5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专家、一线校长和教师,聚焦教育真问题,围绕心理健康、自主管理和数学育人3个主题,从理论研究、育人策略、育人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深入研讨。

论坛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7月9日早上的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李贵安教授主持。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我校副校长党怀兴教授和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乔树平分别致辞,对各位专家和参会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论坛的胜利召开表达了良好的祝愿;王海波高度评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带给陕西中小学教育的积极影响,表示将继续推进“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在陕西的深入发展。党怀兴强调,“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是北京师范大学倡导的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的一项伟大实践活动,旨在弘扬和落实“四有好教师”精神,发现和总结基础教育教师和学校育人经验,提升教师和学校育人能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他们表示,将以主办“公益行动”全国育人论坛为契机,加大育人策略的专业研究力量,号召全体教师和师范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成为“公益行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乔树平回顾了“公益行动”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号召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政府共同行动,汇聚更多的力量,切实提升学校和教师育人能力,共同促进亿万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王海波讲话

党怀兴讲话

乔树平讲话

李贵安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我校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衣新发教授主持了接下来的主题报告和现场互动环节。我校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卢家楣教授分别主讲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思维型教学理论与实践”和“情感教学理论的创立与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和现场讨论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反响。衣新发教授指出,这两场报告体现了教育教学中思维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两位报告人均根据各自的研究和实践方向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个报告对于开创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新型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报告和现场互动环节之后,衣新发向两位主题报告人颁发了论坛荣誉证书。

论坛开幕主题报告

与会教师踊跃提问
7月9日下午的主题报告、经验分享和现场对话由陕西省西安市新知小学的校长刘岚主持,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吴正宪做了题为“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的主题报告。接下来,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校校长吴红川、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常务副校长杨勇、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刘颖和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何军华教授分别做了经验分享报告,并联合参加了现场互动活动,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论坛主题报告

论坛经验分享与现场对话
7月10日全天和7月11日上午,育人论坛分为三个分会场举行,主题包括心理健康、自主管理和数学育人;三个主题的举办地点分布在积学堂、逸夫楼报告厅和陕师大附小报告厅三处。策略培训、经验分享和现场互动等活动异彩纷呈,特别是在7月10还组织了观摩展示课《家有兄弟姐妹》,来自西安高新第四小学的姬丽老师执教该课,课程内容紧贴中国当前社会家庭实际,课程内容设计环环相扣、深具启发性。公益行动办公室副主任陈丽萍主持了展课活动。

论坛策略培训与现场对话

论坛策略培训与现场对话

论坛心理健康公开课“家有兄弟姐妹”

论坛心理健康公开课“家有兄弟姐妹”
我校衣新发教授、常亚慧副教授、段海军副教授和我校“名师领航工程”入选名师王冬梅老师(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宝通街小学数学教师)、台北教育大学李昱德博士、北京小学长阳分校校长武维民、北京教育学院黄琳妍、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刘建、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校长吴炎和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教研部主任马俊华分别做了策略培训报告;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副校长诸葛梅、我校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李铁绳、教育学院副院长龙宝新教授、心理学院吕薇副教授和教育学院常亚慧副教授和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李西营分别主持了策略培训报告。

论坛策略培训与现场对话

论坛策略培训与现场对话

论坛策略培训与现场对话

论坛策略培训与现场对话
包括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校长魏展利、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侯西科、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李玮、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校长朱斌和西安纺织城小学校长唐晓芳、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陈玉梅、陕西省西安小学教师隋欣、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德育处主任杜琳、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倪芳、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校长蔡稳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陈雪曦和山东省济南市青龙街小学校长韩爱民等在内的大批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名师、名校长做了经验分享并参与了现场互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林梓华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会长于荣学和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葛文双博士等主持了这些精彩的论坛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论坛经验分享与现场对话

论坛经验分享与现场对话

论坛经验分享与现场对话
7月11日下午,公益行动专委会专家唐立馨主持了主题报告“积极心理与学生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副所长张冲介绍了他们团队在积极心理学与学生发展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紧接着,来自四个学校的参会教师代表分享了本次论坛的学习心得,乔树平副主任对整个论坛做了总结。最后,组委会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的所有志愿者和会务人员上台,为他们颁发了志愿服务荣誉证书,以感谢他们的巨大付出,保证了论坛的顺利进行;本次论坛的志愿者队伍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学院和心理学院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共计34人组成,由办公室主任武宝军和实验室副主任衣新发共同组织,有力地保障了论坛的圆满成功,反映了陕师大学子的良好风貌。最后,唐立馨宣布论坛闭幕,并相约下一次育人论坛,祝福与会人员在育人之路上越走越宽。

论坛主题报告

全体志愿者登台接受感谢与表彰
该论坛由我校、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由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师大分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分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师教育办公室和教育学院、心理学院五家单位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等校内外共七家单位联合承办;我校的工作是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协同分中心主任党怀兴副校长做出全面部署,具体由协同分中心常务副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石云和协同分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衣新发,段海军、办公室主任武宝军,以及协同分中心副主任、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李铁绳、常亚慧和高雨昕通力合作完成,实验室的严国红、丁琳、韩广欣、姚姝文、阿依和李骏等老师在论坛会务方面也出力很多;北师大方面的工作则在校领导、特别是协同创新总中心主任董奇校长的全面统筹下,具体由“公益行动”专委会副主任王建国和乔树平,办公室副主任陈丽萍,郝雨,徐田文和许欣合力完成。论坛筹办各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同时分工明确、无缝对接,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良好合作。论坛既实现了我校与北师大、省教育厅之间的深度协同,也实促进了我校五家单位之间的友好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理念落到了实处,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王海波、卢家楣、王彬武与论坛组委会部分人员合影

论坛主会场座无虚席

论坛组委会部分成员闭幕式后合影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