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Dillon教授应邀来访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3-07-22     阅读量:

       2013年7月13日-20日,应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邀请,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Dillon教授来访实验室并做客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与教学"论坛,教务处处长李贵安及来自我校生科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和心理学院等院系的师生参加了系列论坛。

       7月14日下午15:00,Justin Dillon教授做了题为"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learning in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contexts"的报告,报告由胡卫平教授主持。Dillon教授结合课堂实例,引出了概念背景下的教育学学习理论,Dillon教授指出学习永无止尽,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应学会自主学习,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具身认知,注重整合校外的学习资源,如博物馆、科学中心等,这正是科学教育所提倡的。他指出学校科学教育应该将科学与数学的教与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控制、选择、挑战与合作能力。

       7月15日上午,Justin Dillon教授在中心做了题为"Researching student'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choice in STEM"的报告,本次报告由韩葵葵博士主持。Dillon教授介绍了自己近期关于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的研究,他指出个人的志向和选择与自身所处的社会结构有关,虽然大部分人对科学和数学感兴趣,但只有少数人表示愿意成为科学家,这主要与父母对科学及学校科学教育的态度和自身对科学的认识有关,即与学生及其家庭的"科学资本"有关,且存在性别与种族差异。

       7月16日下午,Justin Dillon教授做了题为"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learning in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contexts"的报告,报告由韩葵葵博士主持。会上Dillon教授与大家进行了关于论文选题的互动活动,随后介绍了论文写作要领及论文发表注意事项,并就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一解答。

       7月18日下午,胡卫平教授和Dillon教授在中心304未来教育实验室,对部分研究生写作的英文论文进行了指导,主题涉及科学创造力、问题解决等。期间,王博韬博士做了题为"Effects of Internal Crea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with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on Team Creativ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Motivation"和"The Influence of Inter-hemispheric Interaction on Creative Scientific Problem Finding Ability: Evidence from Handedness and Eye Movement"的论文汇报,谢丹做了题为"The Effects of Feedback Evaluation on Creative Scientific Problem Find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esteem"的论文汇报,之后Dillon教授和在场师生就论文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7月19日上午,Dillon教授在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陪同下参观了实验室。胡卫平主任在观摩指导中心向Dillon教授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及建设理念,包括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团队建设、资源建设,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各类软件系统等特色项目,并就依托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申报成功的"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了介绍,邀Dillon教授一起观看了免费师范生的课堂实录。随后,Dillon教授参观了实验室5大实训平台的25个实验室,并对我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和整体建设均给予极高的评价。

       7月19日下午,胡卫平教授及我校多位科学教育领域的师生与Dillon教授就"科学教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Dillon教授介绍了英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及学校科学教育培养模式及构想,并与美国的科学教育做了简要的对比,双方希望能在该研究领域有深入的合作。

       Dillon教授在实验室工作的这一周,做了多场精彩的报告,认真地指导了研究生的研究。在每一次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都与Dillon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积极踊跃地向Dillon教授提出问题,同学们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一次证明实验室倡导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合作培养研究生是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