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下午,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系主任、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屹教授作题为“信息化环境下基于APT的教学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胡卫平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以及我校其他学院的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首先张教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利用技术采集学习数据、开展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同时应该“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的研究观点。接着,张教授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基于评价的 APT教学模型”,认为当前教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还要注重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并且要通过分析、评价与创造促进认知深化,实现深度学习。然后,张教授从自身课堂教学的案例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互动教学、PBL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三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评价形式,并且得出在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成绩与传统课堂存在显著差异,且学生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学习兴趣较高,有助于参与教学互动,发挥其主体性与主动性,充分证明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互动环节,实验室2017级博士生王红艳就课堂教学与学术科研发表见解,认为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使得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张屹教授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张屹教授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数据充实,逻辑严密,图文并茂。此次报告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通过有效设计课程与评价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开拓了参会人员的视野,激发了广大师生开展理论探究和学术创新的热情,此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