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科学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18)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挪威、新加坡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忠玲老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教学视频中社会线索的作用”的主旨报告。

论坛现场图
本届论坛以“大数据与教育智能”为主题,围绕“学习空间与智能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教育信息化”“智慧学习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与教育”等多个专题展开研讨与交流。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台中教育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郭伯臣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与人类生态学院教授David Stein博士、斯坦福大学Robby Robson教授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作了17场主旨报告和1场圆桌会议。此外,会议同期还举办了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并进行了论文汇报和海报展示。
18日上午,皮忠玲老师围绕“教学视频中如何呈现教师形象能够促进学习?”“教学视频中教师如何运用手势?”和“教学视频中教师如何运用眼睛注视?”三个问题分享了6个已开展并发表的系列研究的主旨报告。皮老师强调,社会线索是教学视频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设计形式,其在学习者学习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在线教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线索能够促进学习。实际上,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对学习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增强师生互动、引导注意分配和提高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

皮忠玲老师的主旨报告
总之,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皮忠玲老师已在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脑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做了积极探索和融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在Computers &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等国际期刊发表。与此同时,她的研究为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实验室成果推广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可靠保障,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未来面临的挑战都具有重大意义。